研究人員發現,免疫信號轉導分子白介素—22(IL-22)可以抑制紅細胞的產生,進而使小鼠患上貧血癥。3月23日,《自然—免疫學》發表的該研究結果或為人類患者的應激誘導貧血癥提供治療思路。
暴露于環境中的輻射、農藥、鉛或汞等重金屬,會增加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的患病風險。MDS是一組癌癥的統稱,其特點是骨髓內的造血細胞無法發育成熟,常伴有嚴重的貧血癥。不過,導致MDS的機制尚未完全搞清。
美國馬薩諸塞州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研究人員日前鑒定出了一種應激誘導的特征,該特征可導致Riok2表達異常的小鼠產生的紅細胞減少。
人體的Riok2基因由5號染色體的一個區域編碼,而10%~15%的MDS患者這個編碼區域都存在缺失。
研究人員發現,Riok2表達減少會使免疫信號轉導分子IL-22的表達增加。他們觀察到,該小鼠模型未成熟的紅細胞對IL-22尤其敏感。IL-22水平上升會抑制紅細胞的發育成熟,最終導致細胞死亡。隨后,研究人員證明了用抗體療法中和IL-22能重新恢復紅細胞的產生。
在一個5號染色體發生突變的MDS人類患者隊列和另一個貧血癥及慢性腎病的人類患者隊列中,研究人員還分別觀察到IL-22水平的升高,這說明IL-22或許能作為這些疾病的一個生物標志物。
專家認為,雖然仍需開展進一步研究,但靶向IL-22信號轉導通路或有助于減輕人類患者的應激誘導貧血癥。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0-021-00895-4
版權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志”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注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系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