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次中國-新西蘭聯合深淵深潛科考航次完成第一航段任務 |
“奮斗者”號到達克馬德克海溝最深點 |
|

附著多種生物的巖石,水深約6000米。
中國科學院深??茖W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深海所)11月27日在新西蘭奧克蘭表示,首次中國-新西蘭聯合深淵深潛科考航次第一航段科考任務順利完成,兩國科考人員借助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到達克馬德克海溝最深點。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和“探索一號”作業母船10月6日從三亞母港啟航,10月31日在奧克蘭港完成物資補給和人員補充,前往西南太平洋克馬德克海溝開展航次任務,11月25日順利完成第一航段任務返回新西蘭奧克蘭港。
據中科院深海所介紹,在第一航段中,“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下潛作業16次,有14次作業超過6000米水深,站位覆蓋了克馬德克海溝俯沖帶不同的構造單元。其中,“奮斗者”號沿克馬德克海溝的軸部最深處下潛5次,其中兩次為萬米級。除“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下潛外,第一航段還完成了著陸器布放回收、CTD采水和重力柱取樣任務。
據悉,本航次是國際上首次在克馬德克海溝區域開展大范圍、系統性的載人深潛調查,采集了豐富的深淵宏生物、巖石和沉積物樣品,為深入理解深淵的生命演化與適應機制、深淵沉積環境演變以及板塊俯沖與物質交換通量提供了重要支撐。
值得一提的是,新西蘭國家水資源和大氣研究所的科學家Kareen Schnabel博士和中科院深海所潛航員鄧玉清共同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到達克馬德克海溝最深點的女性。她也是“奮斗者”號的首位國際乘客。
目前,中科院深海所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已與新西蘭、日本、印尼、智利等國家研究機構建立聯系,旨在利用“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開展合作,形成多邊合作群體,培育由我國牽頭發起、國際主要深海研究團隊共同參與的全球深淵科學研究計劃,提升我國深??茖W研究水平。

竹節珊瑚,水深約5700米。

多毛類生物,水深約7500米。

???,水深約9000米。

回收“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本文圖片由中科院深海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