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際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我國科學家在陸生植物生長中的一項重大理論突破。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旱區作物逆境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生命科學學院劉坤祥教授領銜的團隊,經過近5年不斷攻關,發現了植物吸收利用氮肥所需的一個關鍵基因NLP7,并揭示了其工作機制。NLP7基因存在于水稻、小麥、西紅柿等所有的陸生植物中,它就像一個傳感器,能夠探測到不同濃度氮肥的存在,并且通過改變基因轉錄、物質代謝等,完成氮肥的吸收利用。 據了解,該項科研成果,未來有望用于生物育種,充分挖掘提高農作物本身存在的氮肥探測和吸收利用功能,來提高農作物對氮肥的吸收效率,達到減少施肥也能穩產甚至增產的目的,從而減少化肥使用,減少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
(總臺央視記者 周培培)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