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區域性保護目標是2020年后生物多樣性保護議程的重中之重。然而,要實現這些目標,就必須考慮到不斷增長的農田需求,這是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主要驅動因素。
11月12日,研究人員在細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One Earth上發表文章指出,他們在2030年前對農田需求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分析了3種替代性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策略的預期效益和農業機會成本。
研究人員發現,與為每個目標單獨規劃的成本相比,綜合空間規劃能以25%~40%的糧食生產機會成本,或400%~600%的生物多樣性效益,實現相同的物種保護目標。
研究人員表示,這需要利用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兼容的方式,管理60%以上的土地,包括恢復8%~11%的陸地表面。作者指出,實現全球保護目標可以與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確保糧食安全相一致,但必須努力就多個利益攸關方的土地治理戰略及其目標進行談判。(來源:科學網 唐一塵)
相關論文信息:https://www.doi.org/10.1016/j.oneear.2021.10.014